实际上,周安买下这里的别墅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不过,让周安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昔日的“地王”项目,最终竟演变成一场处心积虑的骗局。 包括周安在内,望公府的购房者们在缴纳了几百万的购房款后,却发现自己买下的房子早已被开发商备案给了别人,自己不但房子拿不到,付出去的款也可能要打了水漂。据悉,总涉案金额达到3亿元。 更令人深思的是,望公府一房二卖的事件发生后,周安等购房者们多方寻求帮助未果,当地政府多年来一直未给予实质性回复,第五个春节到来之际,周安们得到的答案仍是那句“事件仍在处理中”。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开发商实际控制人王保山因涉嫌诈骗已被刑拘。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桥西区委区政府、桥西区公安部门均表态,将尽快查实相关情况,依法、从速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 事件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01“地王”圈套
2007年6月,河北隆基开发有限公司以总价1.95亿元竞得上述楼盘地块,单价高达527万元/亩。该项目于2009年开始动工,2012年主体完工,大部分购房者在2012年底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并缴纳房款。 2013年3月8日,周安与河北隆基签订《商品房认购协议》,以总价668.898万元购买了望公府第六栋601号联排别墅,建筑面积为371.61平方米。 协议签订后,周安先后分4次共缴纳了首期购房款401.9万元。但随后开发商一拖再拖,至今也没按约定交付房屋。 原本周安是想只要交房,时间上晚一点也就不计较了,但是周安没有想到,2014年周安发现,他所购买的房屋竟然被开发商再次出售,河北隆基已于2013年11月7日将周先生所购房产备案登记在一个名叫杨某的名下。 遭遇一房二卖的,并非周安一人。同为购房者的也面临如此“困局”,他向河北隆基先后5次共缴了368万元,之后才知道他所买的房屋已被卖给他人,目前,周安和王强均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购房款及利息。 “这个项目是石家庄的高端项目,我当时买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它会是一房二卖的骗局,并且,开发商在最初的时候便设计了一个圈套,他们在项目名称、门牌号上都做了手脚,发现后,我们购房者压根找不到开发商了。” 周安所说的项目名称和门牌号,是开发商在售前售后以不同名字进行宣传和销售,门牌号则是在购房合同和备案信息做了微小差异的处理。 02 钱房两空?
周安的做法是联合购房者成立维权小组,从层面进一步维护个人权益,但是进展极为缓慢。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就有十多位遭遇望公府“一房二卖”的受害者开始向有关部门投诉,但结果被绕来绕去,没有部门可以解决。 购房者无奈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桥西区法院均以合同纠纷立案受理并宣判。虽然购房者赢了官司,但案件执行不了,开发商名下已没有财产可供查封拍卖。 更令周安他们担心的是,“望公府”项目只是隆基地产和王保山的纠纷之一,购房款能否要回来,什么时候要回来,都还是未知数。 据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隆基地产名下共有29起法律诉讼,除去11条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诉讼外,多数为借贷融资合同纠纷,其任法人的金海岸地产公司亦有数十起商品房买卖司法纠纷以及融资借贷的司法纠纷。 王保山操盘另一个现名叫香橼墅(河北金海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别墅项目,也面临和望公府同样的问题,由于资金问题而陷入债务纠纷,迟迟不能解决。 值得庆幸的是,望公府“一房多卖”目前已被升级为“合同诈骗”。 2018年1月31日,由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示的《关于望公府项目相关情况的说明(下称“说明”)》称,“为解决资金难题,河北隆基采取高息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并将业主所购房产备案到债权人或债权人指定人名下,涉嫌合同诈骗。” 石家庄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给市委市政府汇报了,涉嫌合同诈骗问题,由公安机关来查处。 03 案件启示
为什么商品房有预售合同备案管理,还能一房二卖? 这是因为案涉项目尚未竣工验收,目前的备案,只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备案,物权还没有发生改变。预售合同的备案,是在住建部门。而在建工程的抵押手续办理,是部门。 过去这两个部门是独立的,如果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手段,信息不能做到共享,则完全是可能造成预售合同备案也成功了,开发商的债权人也对在建工程办理了抵押手续。 对此,石家庄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止“一房多卖”行为,将完善商品房备案信息网上查询功能,方便购房人在购房前查询房屋备案情况,“ 大家买房的时候,用手机网页登录局网站,就能查到买的这个房子是否已经备案给别人了”。 对于买房人来说,即使面对“五证齐全”的商品房,我们在买房时也应该多留个心眼,要尽量多了解一下楼盘及开发商的信息,查清楚这个房子的产权及备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