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推行职员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3-19
肥城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推行职员制改革,实行竞聘上岗 打破“铁饭碗” 走出“舒适圈”

关键词:体制改革□本报记者姜言明刘涛

本报通讯员宋杰李胜男

1月21日早上7:30,记者来到肥城高新区投资促进一局,局里已是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您算来得晚的,我们7点的晨会已经结束了。”局长李超笑着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投资5亿元的新型工程材料项目,春节前签约,工作人员都在忙对接、筹备工作!”

李超是高新区投促一局局长。2017年3月,提拔副科级才三个月的他,恰好赶上管委会内设部门正职竞聘,他凭借出众的综合能力“胜出”。除了央企中交建投资的这个项目,还有安徽安美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新型真空石建材产业园项目,都是他带领团队洽谈成功、并于近期签约落户。李超告诉记者:“市里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发挥才智,咱就得干出成果,去年区里10亿元以上项目是二局、三局引来的,今年必须迎头赶上。”

和李超一样,肥城高新区实施职员制改革后,7名部门正职均通过全市公开竞聘上岗。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捧着“铁饭碗”到走出“舒适圈”,肥城高新区走在了全省前列。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高新区和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区处合一、深度融合,我们坚持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首要位置,着力理顺关系、明晰定位、放权优服,为突破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强体制保障。”

试水——

全员竞聘上岗

谈到高新区实施职员制改革的契机,区管委会主任张德奇感慨万分:“2017年以前,高新区和王瓜店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处处举步维艰。”

如何突破瓶颈?张德奇说:“人是关键,区处合一,人心也要凝聚!”以肥城市成立北部城区管委会为契机,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推行职员制改革,实行竞聘上岗。

记者在职员制改革方案中看到,“高新区、王瓜店原核定的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和领导职数,作为现有公务员、事业人员保留身份、编制和职级的依据予以封存。结合高新区特点,实行新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这就意味着,从领导到科员,原有的岗位、职级,都仅作为“档案身份”,全员参与竞聘、重新定岗。

先从机构设置入手,全面突出经济职能,设置9个内设机构,纪工委、人大政协工作室不参与职员制改革。这样,该区形成了以3个投资促进局和经济建设局为主的投资发展线,以办公室、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为主的行政保障线,和以纪工委、人大政协工作室为主的效能监督线三线运作。职员等级从高到低共分为一至八级,设1至14岗,四级以上为高等职员,五、六级为中等职员,七、八级为初等职员,高等、中等、初等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4:4。

因事定岗、以岗择人。2017年,高新区在区、处原有人员及全市范围内开展职员制岗位竞聘,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参与监督和结果备案,并进行任职公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区、处机关干部纷纷踊跃参与到竞聘中,年龄最大的有52岁,并吸引了部分其他部门、镇街的干部参与竞聘。4轮职员制岗位竞聘共聘任工作人员86名,聘期三年,实行档案职务与竞聘岗位、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三分离”。

开花——

创优成为追求

高新区投促三局局长杜辉,“区处合一”之前是王瓜店街道办事处主任、实打实的“二把手”。如今,他身兼数职,不仅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还将“职员”岗干得风生水起——2018年,签下2个过10亿元大项目。

杜辉说:“职员制改革中,我主动参加了竞聘,工作性质由务虚转为实干,招商引资工作的特殊性使我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出门在外,有时一周六天都在外招商,这虽然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两年,却让我充满干劲。”

在高新区,像杜辉这样的不在少数,职员们脱离了稳定,更多的是自我加压、不懈奋斗,每个人都是步履生风、行色匆匆。投促三局职员孙昆说:“职员制改革以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作风行不通了。以前是领导把线索交给我们去跟进对接,现在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主动去争取。”

实绩考核搭建起比学赶超“擂台”。高新区强化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进一步突出招商主体功能,推动待遇和收益向招商一线倾斜。加大考核奖罚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职员进行重点奖励。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三个投资促进局均按照档案工资标准60%发放月工资,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80%的基础上,每完成1%,增发原年实发工资的2%;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超过100%时,每超额完成1%,增发原年实发工资的1%,上不封顶。其他办局按照实发工资标准80%执行,高新区取得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第一名,工资可达到原实发工资的150%。

结果——

实现项目立区

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说:“我们肥城强力打造‘一核四区’,高新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内的重要一极,正全力突破大项目落地,实现项目高聚、产业高质、服务高效。”

职员制改革激增发展活力,无疑已成为高新区“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张德奇告诉记者:“高新区,定位就在于项目立区。改革前,区内骨干企业多,老牌企业多,但真正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少。如何检验改革成效,就在于引进、落地了多少符合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

事实上,成绩早已说明一切。2018年,在了解到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布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后,投资促进三局立即召集人手,组成专业小分队,拿出一套一对一、个性化的推介方案,从总体规划到征地拆迁,反复开会研究,多次上门协调,并积极邀请项目方来区实地考察。仅仅半年时间,一个投资10亿元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标准基地就落户高新区。

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效率,投资10亿元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暨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辐全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项目也都与高新区成功“牵手”。全年高新区签约落地4个过10亿元项目、15个过亿元项目。

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与枣矿物流、美好建筑总包分公司及鸿旺废旧钢材经营中心签约“总部经济”项目3个,年均税收均过亿元,直接带动高新区的税收翻番。

新闻推荐

本报1月2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王磊)18日,泰山口腔医院10余人来到肥城市边院镇中古城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春节慰问活...

,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