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明割肉救母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天庭,王母娘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10-19
王得明割肉救母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天庭,王母娘娘对其孝行很是感动,决定褒奖他,只见她顺手把一粒仙桃核扔到了王得明家的院子里 “佛桃”到“肥桃”之变

肥桃挂满枝头,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文/图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宋杰 周均仁

佛桃是肥城特产,早在春秋时期就被广泛种植,明末清初达到顶峰。关于佛桃的来历,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孝子割肉救母的故事。

相传从前,坐落在肥城白云山下的西里村,有个叫王五的村民,四十多岁才得一子,取名王得明。可惜王五得子后不久便病死,只留下娘俩相依为命。母子俩生活清贫,靠要饭为生。有一年,天逢大旱,王母病倒,家里没钱,王得明只好从自家桃树上摘了二三十个桃子,拿到镇上卖桃换钱,为母治病。

当时,医生开了一剂药方,但要使药方奏效,必须以人肉为药引。救母心切的王得明二话没说,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二两肉为母熬药。王母吃后,很快痊愈。

王得明割肉救母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天庭,王母娘娘对其孝行很是感动,决定褒奖他。只见她顺手把一粒仙桃核扔到了王得明家的院子里。

一夜之间,这颗仙桃核便长成了参天大树,上面结满了又大又肥的桃子。人们吃了这桃不仅百病不生,还能延年益寿。因其外形硕大,形似弥勒佛,村里人都叫它“佛桃”。

刘台村最出名

从狭义上讲,肥桃就是佛桃,最早种植在当地潮泉,后来才发展到新城、桃园和仪阳一带。尤其是仪阳街道的刘台村,作为每年金秋品桃节的举办地,最为出名。

刘台又称刘家台,因阶梯状的地势,形如台面,名字由此得来。“佛桃最喜欢这样的生长环境,既利于排水,又能保证充足的阳光,一举两得。”刘台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军介绍说,“尤其是在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一层一层,特别漂亮。”

佛桃果实硕大,形如圆盘,待果子熟透后,插上根麦秸梃一吸,汁甜如蜜,最后只剩下皮与核,甭提有多好吃,被誉为群桃之冠。

1990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西尚里村李志文等11户桃农,将精心培育的11个“桃王”,请专人进京送到了亚运会组委会。

组委会将肥桃转赠给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高兴地说:“11颗肥桃11颗心,代表11亿中国人民,献给11届亚运会。”

一系列活动让肥城佛桃逐渐在国内乃至国际打开了知名度。20世纪80年代,曾作为肥城友好县的日本一宫町,专门派农业专家来此考察,并在中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剪了一束桃枝,带了回去。

结果,他们培育出的桃子个头虽与佛桃无异,却没有佛桃的香味,“我们笑称这是佛桃故土难离。”肥城市文旅局副局长刘勇笑着说。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佛桃长于梯田,喜好酸性的砂质土壤,排水、采光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再加上桃农的精细化管理,让佛桃受到了百般呵护。

“佛桃是所有水果中管理最繁杂的,从嫁接、疏花、疏果再到剪枝、拉枝,每一步都要精心打理,不容闪失。佛桃种植反映的正是肥城劳动人民的精耕细作。”刘勇说。

售卖论个不论斤

从20世纪70年代,佛桃开始新一轮种植,种植面积一度达到了十万亩,2000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的桃园”。

然而一味地规模扩张,却忽视了佛桃软质、不易储存的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烂桃伤农事件。

原来,8月底9月初,是佛桃集中上市的时节。此时恰逢季节更替,风雨交加,往往一场秋雨就能把熟透的桃子打落一地。悲愤交加的桃农们,眼瞅着自己一年的辛苦白费,一气之下就把桃树伐掉。当时,机关干部为帮助桃农销桃,纷纷带头买桃,这时的桃子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爱国桃”。也是从那时起,肥城市委市政府开始下决心培优佛桃,先后成立了肥桃研究所和肥桃发展中心。

其中,肥桃发展中心原本隶属于市农业农村局,现在完全独立,成为一个副县级单位,专门从事对佛桃品质的研究。

经过几年的培育,肥桃现已形成佛桃、中华寿桃、水蜜桃等30多个品种的“肥桃品系”,被统称为“新肥桃”。现在的肥桃,售卖期可以从4月份一直卖到12月份,基本上半个月一品种。

为让更多人吃上肥桃,当地还借力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目前全市肥桃销售网点达到300多家、网商1000多家。刘勇笑着说,“现在北京的客人下午四点前下单,次日中午准能吃上肥桃。”

买过肥桃的人都知道,肥桃个大,平均直径能达到八九十厘米,所以肥桃多论个卖,很少按斤卖。

桃木企业已有160多家

肥城桃木雕刻民俗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肥城桃木雕源于古代的桃符,形成于隋唐,发展于宋,明清时期进入鼎盛。

传统的肥城桃木雕刻在选材上,以木质坚硬、木体清香、色泽金黄、花纹呈八卦螺旋形的佛桃木为主要材料。

佛桃木呈红、灰、黑色,节疤多,皮裂,木质纹理清晰且深浅不一,自古就有运气节节高的含义,所以更增加了肥城桃木雕刻好运、吉祥的内涵。

作为最早投资肥城桃木产业的商人,肥城正港木业工艺品厂总经理程银贵,见证了这个产业如何在肥城生根发芽。

程银贵自幼在江苏南通长大,受南方家具制造工艺的熏陶,在学校习得工艺雕刻的本领,后来做起了红木家具生意。2000年,他应朋友邀约,到肥城赏桃花,此行却意外让他寻得一个商机。那时肥城桃木市场尚未开发,能在市场上看到的仅有桃木拐杖和挂在脖子上的桃木饰品,由于做工粗糙,鲜有人问津。“当时桃木最大的用途是用来烧火。”程银贵说,眼瞅着这些桃木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感觉非常可惜。

2001年,他再次来到肥城,不过这次不是来赏花,而是作为一个投资商在当地兴办桃木工艺品厂,霎时间桃木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

成立肥城第一家桃木工艺品企业,程银贵从一开始就压力重重。当时厂内专业的工艺雕刻师很少,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培育人才,于是他开始向当地人传授工艺雕刻这门技艺。

雕刻师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事,从设计、绘画到雕法一般需学习3年,从简单刻画形状到能将事物不同形态表现出来又需3至5年。“一般要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雕刻师至少需要10年时间。”程银贵说。

从最基本的取材解板到浸、泡、晒、晾等十几道工序形成半成品材料,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工艺雕刻做成工艺商品,程银贵在当地培养了一批工艺雕刻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生产的桃木剑开始慢慢占领市场。

然而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程银贵的桃木工艺品并未在市场上掀起大波澜。他认为仅有一个工艺品厂不成气候,便开始鼓励工艺雕刻师们走出来自建厂房,自立门户。

“这时的桃木雕刻还是以大摆件这样的工艺品为主,往往造价昂贵,市场购买率低。”肥城市文旅局局长刘任力说,为积极推动桃木制品从工艺品向商品转变,当地连续举办13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将市场化列为获奖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70%的获奖作品都实现了量产。

同时,积极引入机械加工,提高桃木雕刻工效。据程银贵介绍,过去一个成熟的师傅做一把一米来高的桃木剑,得用三天。现在通过机械加工,半个小时可同时雕刻完成八到十把桃木剑。桃木剑的价格也从每把几千元降到了一二百元。

在肥城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如今,肥城桃木企业已发展到160多家,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形成了30大系列4000多个品类,占全国桃木市场80%以上的份额,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为本地新增就业岗位4万多个,形成了一个特色惠民产业。

新闻推荐

未来一周,在兰各高校将迎来全国各地的“小萌新”、“小鲜肉”。自带流量的他们随行的行李箱里又有哪些热点呢?记者探访发现...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